浙东轶闻
浙东轶闻
这次国庆假期去浙江,以绍兴为中心走马观花一回。浙东物产丰饶,各县市建城历史功辙5000年、3000年。黄酒、丝绸、海产自不必说;大禹、勾践、岳飞到谢晋导演的旧迹不多说,就是拾几条旧事说说,也蛮有意思。
一、王国维的死
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,一生做了两件大事:著述62种,从历史、哲学、文学评论到《人间词话》,二十岁后平均一年写两本书;生了11个孩子。他是清华大学早期的著名四导师之一(其余三位是梁启超、陈寅恪、赵元任。)。盛年跳湖自尽,殊为遗憾。其遗书开篇也很有气质::“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。”
在海宁盐官附近他的故居时,讲解员说可能因为他是保皇派,也可能是儿子过世后必须支付高额的儿媳赡养费;或王国维一生都在批判中开拓学问,新旧事物的矛盾、新旧观念的撕扯,使他绝望。
过去没有“抑郁症”一说,我想这些遭遇
二、
先生南下到厦门大学去教书,新到,长发旧衫,就到一个理发店理发。师傅看到穷秀才一个,胡乱打理,一只烟功夫完成,且眼神不屑。
鲁迅摸出一小把钱给了过去,店家欢喜——足有正常理发价格的三几倍。
一个月后,先生又进这家理发店,店主一看,阔主顾来了!心想一定要好生伺候,必能得到比上次好的报酬。于是又看茶,又是寒暄,经过精心费时的打理之后,
三、十五岁的畅销书作者
金庸大侠三兄弟,在海宁很出名,而且很早,其兄弟查良铮翻译的《普希金诗集》很受各代读者欢迎。
金庸不愧为著名报人,有发达商业头脑。15岁上他就与同学合编小书一本《投考初中者》卖作考试指南,立成畅销书。听浙东当地的朋友聊,浙江读书人多、商人多、自古这样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,不说也知道:不做名士,就做商人,故而两者兼而有之的人不在少数。
四、宋美龄的讲究
宋美龄当年对蒋介石求婚提出条件:与前期毛福梅等离婚,信仰基督教;其妻毛福梅对蒋的离婚要求也提出:离婚不离家。蒋都答应,且做到。
于是宋美龄三次回奉化县溪口这个美丽的小镇时,都只小坐,未曾在此过夜,即便蒋介石已为他在武岭村口建了新式楼宇亦是如此。
自蒋的履历中我们知道,蒋是爱国者,但同时,他加入青帮、投机证券、放浪的历史无法抹去。比如在日记中,他对自己的过度好色是自责的。如《新约》中耶稣言:“你的心是愿意的,肉体却软弱了”。有了这个善根,幸而遇见宋美龄,他弃绝几乎所有生活恶习,悉心悟教,最终儿孙满堂,高寿终老。在蒋的四任妻子中,他与宋美龄生活的时间最久,最安定。如果没有她的坚持、讲究,蒋介石的生活又是什么轨迹呢?
五、两位鸿儒
蔡元培、马寅初都是
北京大学之著名,蔡元培校长治下始。蔡元培之为鸿儒,提出“以美育代宗教”的学说和实践。倒清、“五四”运动,倡中西学,抗战,无不见先生追求民族复兴、自由之路的身影。无怪张之洞幕僚辜鸿铭认为他是当世两个好人之一。毛泽东赞:学界泰斗,人世楷模。
如果当初毛泽东听从马寅初的建议,中国的人口压力有这样大吗?
在1920年,
来到浙东,我对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再次有了深切体会,比如宁波,是中国院士最多的市。单上海和香港就各有50万,15万宁波人的后代,继续着前辈的事业,或学、或商,如科学家竺可桢、船王包玉刚。就是在娱乐界,邵逸夫、周星驰也是其中翘楚。

 
  
 
   在线客服1号
  在线客服1号
